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,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。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的折磨之后下的结论。我拉出的小夜曲,在他们听起来,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。我感到沮丧和灰心。我不敢在家里练琴。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,楼区后面的小山上,有一片年轻的林子,地上铺满了落叶。
一天早晨,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,心里充满了神圣感,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。林子里静极了。沙沙的脚步声,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。我在一棵树下战壕,庄重的架起小提琴,像一个隆重的仪式,拉响了第一支曲子。尽管这里没有父亲和妹妹的评论,但我感到懊恼,因为我显然将那把锯子带到了林子里。我不由得诅咒自己:“我真是个白痴!”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而转过身时,不禁吓了一跳。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,双眼平静的望着我。我的脸顿时烧起来,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,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。我抱歉的冲老人笑了笑,准备溜走。老人叫住我:“是我打搅了你吗?小伙子。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。”有一束阳关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,“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,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。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,请继续吧。”我指了指琴,摇了摇头,意思是说我拉不好。“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,我能做你的听众吗?就在每天早晨。“我被老人这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;我羞愧起来,同时暗暗有了几分信心。嘿,毕竟有人夸我了,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。以后,每天清晨,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,面对我唯一的听众,一位耳聋的老人。她一直很平静的望着我。我停下来时,他总不忘说一句:“真不错。我的心已经感觉到了。谢谢你,小伙子。”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。
不久后,当我在家里紧闭门窗房间里练琴,我发觉家人们态度的转变。若在以前,每每总会敲敲门,装出一幅可怜的样子,说:“求求你,绕了我吧!”而现在,她再也不敲门了。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,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。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练琴,而是站着练。我站得狠直,两臂累得又酸又痛,汗水早已湿透了衬衣。同时每天清晨,我还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的演奏;而我唯一的听众一定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了。有一次,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。
终于有一天,我的一曲《月光》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。每每比问我的了哪位名师的指点,我告诉她:“是一位老太太,就住在十二号楼,非常瘦,满头白发,不过——她是一个聋子。”“聋子!?”妹妹先是一愣,随即惊叫起来,仿佛我的话是天方夜谭,“聋子?多么荒唐!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,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!你竟说她是聋子!”
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
唯一的听众
遗嘱
父亲的遗嘱上写着:“床底下的盒子,留给我的独生儿子,请他珍惜。”
午夜里接到乡下母亲拨来的电话,经过大约五分钟哽咽,号啕,声泪俱下,:她终于报出父亲的死讯。
我后来才弄清楚父亲是在入睡前翻阅了当天的报章,还指着一则华校筹款的新闻摇头叹息。他说明天要拿点钱去捐给那学校,说过以后就撑着拐杖到房里拿了一把剪刀,小心翼翼地把那一则新闻剪下。
母亲说,父亲的哮喘病是在他放下那把剪刀后骤然发作的。他服过医生的药后,便躺在厅里的安乐椅上休息,就这样,不能醒来了。
我从来没听父母提起那一份遗嘱,后来办完丧失后母亲提起市还真觉得愕然。
父亲还有什么留下来的呢?我想。大概就是乡下的一块地,一间木屋,还有已经花得七零八落的银行存款吧?父亲就爱到处捐钱,尤其是把钱捐给华校,几乎捐成怪僻了。爷爷留下来的一大片橡胶园就给他捐了出去,就连自己的退休金也要捐得精光。
父亲没珍惜过爷爷留给他的遗产,如今却要求而珍惜一个破盒子,不是有点可笑吗?想不到,父亲死后数天,我才真真感觉到丧父之痛。是因为那一份遗嘱吗?我想以前与父亲相处得挺融洽的,只是后来。。。后来我坚持要到英校升学,惹得父亲勃然大怒,僵持了两个月,最后我才以离家出走迫的父亲屈服。
此后,我们心存芥蒂,话题越来越少。是因为我开始看英文报而对华文报章上的方块字逐渐陌生吗?我对父亲的感觉也越来越陌生了。实在不明白父亲倾尽家财支持华校的举动,那会不会是父亲的一种抗议手段,要散尽家财来抗议儿子的不肖与悖逆?
那么,父亲留下来的盒子到底装了什么?不管怎样,我总该遵循父亲的遗言,好好保存着盒子。毕竟过去的一次悖逆已造成我们父子之间感情破裂,而今不过要保存一只盒子,我想我应该办得到。
我走到母亲的睡房门外敲了两下,母亲打开房门,我一眼便看见她手上拿着的木制盒子,刻了浮雕花饰,那么古老。“你是要这个吗?”母亲把盒子递过来。
我有点迟疑,终于还是接下来,便立即打开—吸引我目光的,当然不是哪一本银行存摺,而是那一叠贴了邮票却未寄出去的信件,上面写了我的姓名和地址。
“我叫他拨电话,他就是不依,写了信却不投进邮筒里。每次追问,他总是说你看不动。。。”母亲说着,逐渐泣不成声。
我把盒子抱在怀里,心头只觉得痛。
身为华人,为保护华文传统文化,是大家的责任。。
身为子女的我们,应懂得趁早孝顺父母,要知道: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
2009年1月23日星期五
三个忠告
三個忠告
一對新婚夫婦生活貧困,一天,丈夫對妻子說:'親愛的,我要去很遠的地方工作, 直到我有條件給你一種舒適體面的生活才會回來。 我只求你一件事,我不在的時候要對我忠誠,我也會對你忠誠的。'
很多天之後,他被一個莊園錄用了。他要老闆答應他一個請求: '請允許我在這裡想幹多久就幹多久, 當我覺得應該離開時,您要放我走。我離開那天,您再把我賺的錢給我。
'雙方達成了協議。 年輕人在那裏整整工作了 20年,中間沒有休假。
一天,他對老闆說:'我要回家了。'
老闆說:'我會照協議辦事的。不過我有個建議, 要麼我給你錢,要麼我給你3條忠告,> > 你好好想想再給我答覆。'
他想了兩天,然後找到老闆,說:'我想要那3條忠告。
'老闆提醒他說:'如果給了你忠告 ,我就不會給你錢了。'
他還是說: '我想要忠告。'
老闆對他說:'第一:永遠不要走捷徑。 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會要了你的命。第二:永遠不要對可能是壞事的事情好奇,否則也可能要了你的命。 第三:永遠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時候做決定,否則你以後一定會後悔。'
老闆接著說:'這裡有3個麵包,兩個給你路上吃, 另一個等你回家後和妻子一起吃吧。'
在遠離自己深愛的妻子和家鄉 20年之後,男人踏上了回家的路。一天后,他遇到了一個人, 那人說: '這條路太遠了,我認識一條捷徑, 幾天就能到。'
他高興極了,正準備走捷徑的時候, 想起了老闆的第一條忠告, 於是他回到了原來的路上。後來,他得知那人讓他走的所謂的捷徑 完全是一個圈套。
幾天之後,他走累了,發現路邊有家旅館,他打算住一夜,付過房錢之後,他躺下睡了。 睡夢中,他被一聲慘叫驚醒,他跳了起來,走到門口,想看看發生了什麼事, 剛剛打開門,他想起了第二條忠告,於是回到床上繼續睡覺。
起床後,喝完咖啡,店主問他是否聽到了叫聲, 他說聽到了店主說:'您不好奇嗎?'
他回答說不好奇。 店主說:'您是第一個活著從這裡出去的客人。 我的獨子有瘋病, 他昨晚大叫著引客人出來, 然後將他們殺死埋了。'
年輕人接著趕路,終於在一天的黃昏時分, 他遠遠地望見了自己的小屋,屋子的煙囪正冒著炊煙,還依稀可見妻子的身影,雖然天色昏暗, 但他仍然看清了妻子不是一個人,還有一個男子伏在她的膝頭,
她撫摸著他的頭髮。看到這—幕,他的內心充滿了仇恨和痛苦, 他想跑過去殺了他們,他深吸一口氣,快步走了過去,這時他想起了第三條忠告,於是停了下來。 天亮後,已恢復冷靜的他對自己說: '我不能殺死我的妻子,我要回到老闆那裏,求他收留我,在這之前,我想告訴我的妻子我始終忠於她。'
他走到家門口敲了敲門,妻子打開門,認出了他,撲到他懷裏,緊緊地抱住了他。 他想把妻子推開,但沒有做到。 他眼含淚水,對妻子說:'我對你是忠誠的,可你背叛了我……'
妻子吃驚地說:'什麼?我從未背叛過你,我等了你20年。'
他說:'那麼昨天下午你愛撫的那個男人是誰?'
妻子說:'那是我們的兒子。 你走時我剛懷孕,今年他已經20歲了。'
丈夫走進家門,擁抱了自己的兒子。在妻子忙做著晚飯的時候,他給兒子講述了自己的經歷。 接著,一家人坐下來一起吃麵包, 他把老闆送的麵包掰開, 發現裏面有一筆錢——— 那是他20年辛苦勞動賺來的工錢。
人們...
總習慣用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,
直到...瞭解了真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