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的遗嘱上写着:“床底下的盒子,留给我的独生儿子,请他珍惜。”
午夜里接到乡下母亲拨来的电话,经过大约五分钟哽咽,号啕,声泪俱下,:她终于报出父亲的死讯。
我后来才弄清楚父亲是在入睡前翻阅了当天的报章,还指着一则华校筹款的新闻摇头叹息。他说明天要拿点钱去捐给那学校,说过以后就撑着拐杖到房里拿了一把剪刀,小心翼翼地把那一则新闻剪下。
母亲说,父亲的哮喘病是在他放下那把剪刀后骤然发作的。他服过医生的药后,便躺在厅里的安乐椅上休息,就这样,不能醒来了。
我从来没听父母提起那一份遗嘱,后来办完丧失后母亲提起市还真觉得愕然。
父亲还有什么留下来的呢?我想。大概就是乡下的一块地,一间木屋,还有已经花得七零八落的银行存款吧?父亲就爱到处捐钱,尤其是把钱捐给华校,几乎捐成怪僻了。爷爷留下来的一大片橡胶园就给他捐了出去,就连自己的退休金也要捐得精光。
父亲没珍惜过爷爷留给他的遗产,如今却要求而珍惜一个破盒子,不是有点可笑吗?想不到,父亲死后数天,我才真真感觉到丧父之痛。是因为那一份遗嘱吗?我想以前与父亲相处得挺融洽的,只是后来。。。后来我坚持要到英校升学,惹得父亲勃然大怒,僵持了两个月,最后我才以离家出走迫的父亲屈服。
此后,我们心存芥蒂,话题越来越少。是因为我开始看英文报而对华文报章上的方块字逐渐陌生吗?我对父亲的感觉也越来越陌生了。实在不明白父亲倾尽家财支持华校的举动,那会不会是父亲的一种抗议手段,要散尽家财来抗议儿子的不肖与悖逆?
那么,父亲留下来的盒子到底装了什么?不管怎样,我总该遵循父亲的遗言,好好保存着盒子。毕竟过去的一次悖逆已造成我们父子之间感情破裂,而今不过要保存一只盒子,我想我应该办得到。
我走到母亲的睡房门外敲了两下,母亲打开房门,我一眼便看见她手上拿着的木制盒子,刻了浮雕花饰,那么古老。“你是要这个吗?”母亲把盒子递过来。
我有点迟疑,终于还是接下来,便立即打开—吸引我目光的,当然不是哪一本银行存摺,而是那一叠贴了邮票却未寄出去的信件,上面写了我的姓名和地址。
“我叫他拨电话,他就是不依,写了信却不投进邮筒里。每次追问,他总是说你看不动。。。”母亲说着,逐渐泣不成声。
我把盒子抱在怀里,心头只觉得痛。
身为华人,为保护华文传统文化,是大家的责任。。
身为子女的我们,应懂得趁早孝顺父母,要知道: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
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
遗嘱
发帖者 ~颖~ 时间: 04:57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0 评论:
发表评论